春秋时期,中国就开始应用铸铁技术了,比欧洲要早1500年,如吴王阖间制造铁兵器,命干将铸剑,得雌雄两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莫邪是干将之妻,助夫铸剑)。由传说中的锋利情况,可以想象当时的技术之高超。
战国时期,中国人发明了“自然钢”的冶炼法,有了更先进的制剑技术,制剑长度超过1m。这些都说明那时已有了合金弯头冶铸、锻造、锻焊和热处理等技术。中国古代对钢铁进行加工的主要成形方法是 “银锻”,***重要的热处理方法是“淬”。中国合金弯头生产在西汉时期达到全盛时期。这时,农具及日用品多已用铁制造。到了公元7世纪,有了锡焊和银焊。
到8世纪,有了手工操作车床。在明朝有了很多简单的合金弯头加工设备,如铣、刨、钻、磨削等。清初,曾用马作动力,使用直径近两丈的嵌片铣刀,铣削天文仪的大铜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