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间相互配合还是相互掣肘?比如,一些以抑制投资和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财政、信贷政策,往往与扩大需求、促进合金弯头的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相冲突;那些名日繁多、数额巨大的各种税外收费行为则不仅严重地侵蚀了税基,妨碍了依法治税,而且还对现行税收政策调节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而政策之间相互配合就会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伴,通过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可降低挤出效应。(2)一项政策的变化引致其他政策的反应。例如,利率、汇率以及价格对财政扩张做出怎样的反应,这将决定挤出效应的大小,从而决定着财政支出乘数的大小。政策自身特点和特定的经济情况决定着政策效果。(1)政策于段的组成情况也影响着政策效果。例如,财政扩张的措施中,增加攴出比减税的财政乘数一般要大;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区别也很重要。(2)一定时期特定的经济情况也彰响着政策效果。
例如,经济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产出受需求制约,那么,财政政策比较有效。影响家庭或合金弯头企业行为的因素是什么?这也许是***难做出判断的。但储蓄和投资对财政扩张做出反应的方式,可能受流动性约束、预期的形成方式、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等的影响很大。六、经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经济政策进行评价,一方面依靠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依靠数量分析。而定量分析依据的就是指标。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具体数值,既有确切的经济含义,又有明确的数量表现。经济政策评价依据的是涉及政策变量、目标变量在内的多项指标,即评价指标体系。一)经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定量研究,必须以数据来体现政策效果的大小或高低。例如,对于货币政策效果主要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情况两方面来考察;中间目标包括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指标;宏观经济目标包括GDP增长率、物价指数、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等指标。
将实际指标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或预期值)相比,可以反映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由于各项合金弯头的经济政策的目标、手段不同,无法一一列举各项反映经济政策效果的指标。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政策的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资源优化配置、收入公平等几大方面。因此,从这几个目标的实现状况就可以反映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若将经济政策效应分为政策结果、成本、效益、效力等几个具体侧面,则经济政策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政策结果方面(1)政策目标效果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率。